欢迎浏览广东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 “三定”方案正在研究中
[来源:本站 | 作者: | 日期:2018-03-22 | 浏览793次]


尘埃落定。

3月21日15时,在原银监会302报告厅召开会议,宣布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中国银保监”)成立有关事项,在京会管单位副局级以上干部参会。

会议时间不长,约半小时。会上,中组部有关领导宣布中国银保监成立,并宣布郭树清出任中国银保监党委书记、主席;同时,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银监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保监会”)的7位副主席均任中国银保监党委委员、副主席;此外,原银监会纪检组组长李欣然任中国银保监党委委员、纪检组组长,原保监会纪检组组长林国耀另有任用。

当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蹲守”在原银监会、保监会门口,发现许多监管人士以部门为单位组团、排队与门牌合影、留念;不少媒体赶到现场,在门口架起摄影、摄像器材。

对于外界颇为关心的“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郭树清在会上表示,抓紧研究“三定方案”,按照“公平、公正、事业至上”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干部。

有望破解监管难题

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2017年2月,郭树清出任原银监会主席一职。在担任原银监会主席期间,郭树清沿袭了担任证监会主席时的“7天一新政”的改革者风格,以“防风险、治乱象”为主线,迅速刮起了一场严监管的旋风。

这些都使得外界对中国银保监更为期待。中国银保监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银保监的成立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监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监管标准不统一,导致监管套利;监管缺乏穿透性,“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对用债务资金作股权投资等高风险行为难以抑制;一些金融业态处于监管盲区,没有人管,出了事才被迫补救;监管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使重要决策缺乏依据;部分监管职能重叠,导致冲突、扯皮和政策信号不一等。

此外,中国银保监成立后,保险业的动态颇受关注。2017年以来,原保监会出台了“1+4+N”系列监管文件,从风险管理、产品设计、销售管理等多个方面出台具体规定,倒逼保险公司转变发展方式,系统地推进防风险、治乱象、补短板和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前所未有。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17年,原保监会处罚保险机构720家次,人员1046次,罚款1.5亿元,同比增长56.1%,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24家,撤销任职资格18人,行业禁入4人。

抓紧研究“三定”方案

事实上,“三定”方案颇受关注。郭树清在会上表示,抓紧研究“三定方案”,按照“公平、公正、事业至上”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干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2015年初,原银监会对内设机构重新进行职责划分和编制调整,将原有27个部门分拆、合并成23个部门,包括22个行政职能机构及1个事业单位。

目前,原保监会内设15个职能机构和2个事业单位,并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设有36个保监局,在苏州、烟台、汕头、温州、唐山市设有5个保监分局。

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三定”方案不会一下子出台,尚需时日。“如何设置银行、保险的具体监管部门,如何建立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如何分、分到什么程度,如何整合共性的监管部门,这些都是关键问题。”

不少地方监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地方银监局和保监局的相关事宜也要等待“三定”方案。


友情链接